新丝路

字:
关灯 护眼
新丝路 > 三国归晋 > 第一卷 河东督邮 第031章 兄长闻喜令

第一卷 河东督邮 第031章 兄长闻喜令(第2/2页)

    如果使用百v度A*PP或者U*C/Q.Q浏览器不显示内容or乱码,请关闭广告屏蔽功能or畅读模式,或者安-全模式(今日*头条须关闭安-全模式)



    卫觊闻言表情严肃地沉吟了一会问道:“若是童师不往襄陵来,而王越却在襄陵你当如何?”

    “王越这种人既然暴露了身份,那他幕后的人刺杀大人的目的也就变得没有意义。这也是他没有出现在排字岭现场的原因。我想只要行动隐秘一些应该不会正好撞上吧。”

    卫觊摇摇头:“这样不行,现在也不确定襄陵县衙有多少人参与其中。就算王越不在,你这样贸然前去也很危险!”

    “所以我才来找大兄问问襄陵的情况,我以为河东当地的官员和家族应该没有胆量与卫家为敌。他们背后可能站着更大的家族和朝中官员。我以为当今洛阳朝堂上的三股势力都有可能,大兄你帮我分析一下襄陵的官员和当地家族的情况。”

    卫觊见到自己的兄弟这么说,多少少有点安意外,因为卫宣毕竟还不到十九岁!不过卫宣既然专门来问他,他自然知无不言,让卫宣意外的是襄陵县令黄恒的恩主竟然是袁家,但县尉孔乾却是大将何进乡党。

    卫宣很好奇为什么这些家族和外戚喜欢操纵地方已经下沉到县令和县尉一级了。不过这下更是没头绪了,因为刺客王越可是皇宫里来的。而白虎堂的叛徒却出自卫家的姻亲!这个姻亲只是和卫家的旁系结亲,因为卫家有女子嫁过去生下了此人才得以加入白虎堂调到安邑做事。

    从兄长这里卫宣还得到一个消息,这个姻亲所在的家族在襄陵当地也算是的是一个大家族。家主唐凌是襄陵县主薄。唐家以前是襄陵的第二大家族,几个月前第一大家族杨家因为勾结黄巾余孽而被抄家灭族。看来襄陵还真是鱼龙混杂啊。

    卫觊对于襄陵武库内的武器能够流出并且武装了鞋机卫家队伍的山贼也感到震惊。因为这样大规模的武器流出需要冒很大的风险,一般一两个人根本做不成,或许整个襄陵县衙几个关键位置的人都被人收买利用了!

    卫宣自然还将家族的一些重要决定跟兄长说了,并且希望卫觊能够写信回去劝说一下卫肃,是时候大规模招募宾客来保卫卫家了。

    对卫觊也只是笑笑,他不是卫和、卫通这个年纪,对于家族的任何决定一般都是拥护的。除非自己的亲身经历不然不会试图去改变。

    卫宣想了想又提醒道:“大兄,不管这几次是谁在针对我们为佳,这一路上行来我所看到的情况都不还要,我担心黄巾余党会迅速扩大,甚至有可能再次爆发起义,所以你在闻喜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还有适当地增加一些县兵,多组织乡勇备盗!”

    卫觊虽然见到卫宣很是慎重却没有要听进去的意思,只是笑笑。卫宣心里着急,想着等到护卫队有点成效之后无论如何第一时间要派遣一些人来护卫自己这位兄长。

    告别了兄长,卫宣第二日就带着人朝着东北方向而去。从闻喜到襄陵骑马快行不过一日路程,不过卫宣既然是行县体察民情寻找线索自然不能走马观花。他们在进入襄陵县城之后干脆舍弃了官道走入了乡间小道。走走停停,偶尔干脆借宿百姓家里,虽然条件艰苦一些却也十分逍遥。

    和安邑、闻喜比起来,襄陵自然更加贫困,因而卫宣等人经常能够在村里看到一些物质的百姓得了病去不卿大夫,或者是没钱请答复,而是大老远的去找太平道人求符!明知道这些百姓是徒劳的,卫宣却无力去改变这一切,这让卫宣看得心里很郁闷。

    卫宣不相信大兄甚至父亲这样的人不知道下面百姓的情况,但似乎他们都习惯性地忽略了。如果卫宣不是为了追查线索,可能就算行县也不一定回来到这样偏僻的山村。

    当然让卫宣意想不到的正是这样的一个个看起来很普通很穷困的山村却给卫宣提供了很重要的线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